> 新聞中心 > 國際動態
Zara母公司擬關1200家店,給當下服飾行業的啟示
近日,Zara母公司西班牙企業Inditex發布其截至7月31日的2020財年半年度報告。
報告顯示,2020年上半年,Inditex集團虧損1.95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15億元)。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5.5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160億元)。
不過,Inditex表示,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“轉折點”,上半年的虧損主要來自于一季度,由于疫情影響,公司巨虧4.09億歐元,而去年同期為凈利潤7.34億歐元;而第二季度(5月1日至7月31日)凈利潤達到2.14億歐元,超出分析師預期的9600萬歐元。
Inditex旗下擁有的服飾品牌包括ZARA、PULL&BEAR、Bershka、Stradivarius、MassimoDutti、Oysho、Uterque、ZARAHOME等,疫情發生之前,一共擁有近7500家門店。
Inditex上半年的凈銷售額從128.2億歐元下滑至80.3億歐元,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。其中核心品牌Zara和ZaraHome的銷售額大跌37.8%至55.32億歐元。
今年3月,Inditex暫時關閉了當時全球范圍7469家門店中的3785家,占門店總數的50%。后續以中國為代表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逐漸恢復,不過到5月集團仍有87%的門店關門。到9月中旬,Inditex的98%門店已經重新開業。
而早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中,公司就表示,將于2020年及2021年關閉1000-1200間實體分店,相當于全球現有門店數量的13%-16%。隨后多地傳出Zara關店潮的消息。9月27日,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武漢、揚州等城市,Inditex旗下的Zara、ZaraHome、Pull&Bear、MassimoDutti、Bershka等品牌仍有小部門門店暫停營業或歇業關閉,門店通過線上繼續營業。
Inditex中國公關部向媒體表示,Inditex計劃全球總門店數保持在6700-6900家面積更大、更高品質的店鋪,其中包括450家新店。“與此同時,我們將吸收1000-1200家小型門店,主要是集團旗下Zara以外的其他品牌門店。這些門店的銷售占總銷售額的5%到6%,大都比較老且位置不夠理想,無法提供顧客新的購物體驗。”
Inditex表示,在整個上半年,特別是在第二季度,該公司加深了其于2012年啟動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商店和在線平臺集成策略。按照Inditex執行主席在7月14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布的資本支出計劃設想,到2022年,數字化轉型戰略將推動在線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25%以上,而2019年為14%。
這也是為了順應全球消費者的消費習慣,疫情爆發后,線上消費開始成為很多人的選擇。上半財年內,Inditex在阿根廷、秘魯等國家和地區上線了Zara線上店鋪。
1 電商對服飾行業格局的改變
在傳統的時代,服飾品類中的主流品牌,比如說ZARA這樣的品牌,它們把持著最重要最關鍵的流量入口。
首先,它們以巨大的營銷投入和廣告宣傳,搶占了消費者心智。在強大營銷推廣之下,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的提升。
第二步,大品牌依托廣告轟炸出來的知名度,進一步搶占在全國市場的渠道資源,專賣店、百貨商店、超市等等成為它們在線下縱橫江湖的密集網點。
在電商發展成規模之前,消費者的可選擇空間其實是被固化,產品高度雷同,有限的系列和款式,有限的品牌。在線下渠道被壟斷的情況之下,消費者被禁錮和鎖定死,因為能觸達到的品牌只有那么幾個。
所以,在傳統時代,馬太效應非常明顯,小而美的品牌發展不起來,大品牌越來越強大,而萬眾創業的夢想只是一個危險而且艱難的嘗試。
但是,當電商來襲,壟斷終于被打破。電商平臺倒逼著整個產業開始變革。
在線上,大品牌和小品牌被消費者閱覽到的機會是一樣的。這就催生出巨大的創新沖動,不是以廣告取勝,也不是以誰的店多取勝,而是以產品取勝,以更多用戶的口碑取勝。
所以,電商的發展,催生了服飾行業形成一個巨大的“長尾”。也就說,那些小品牌大量涌現,它們非常靈活,款式不斷翻新,價格還有競爭力,質量也不差。
對服飾品類而言,***有創意,具有活力,最擅長關注消費者需求,而且非常擅長把握住互聯網流行趨勢的,那些小而美的創造性品牌。
這些小品牌,對那些擅長做線下專賣店或者百貨、商超的大品牌產生的巨大的沖擊。
附件下載: